• 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專欄
    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時間:2023-04-12 11:06 來源: 作者: 點擊:

     

    九、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迫切任務

     

    1.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類規則

    95法治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須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走向世界,以負責任大國參與國際事務,必須善于運用法治。”我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也已變得空前緊密。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從未像今天這樣全面、深刻,世界對中國的關注,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廣泛、深切。我們謀劃改革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國際國內兩類規則。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時要樹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系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96當前,涉外法治工作水平與我國國際經濟政治地位還不相匹配。我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貨物進口國、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最大外匯儲備國、最大旅游市場,成為影響世界政治經濟版圖變化的一個主要因素。但我國涉外法治工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一些法律法規比較原則、籠統,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健全,涉外執法司法的水平還有待提高。

    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運用法治方式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當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局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和規則正在面臨重大調整,引進來、走出去在深度、廣度、節奏上都是過去所不可比擬的,應對外部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壓力也是過去所不能比擬的。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需要加快彌補。

    要牢牢抓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條主線,不斷豐富和完善新時代中國國際法理論體系,以建設性態度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動國際法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同時堅持底線思維,進一步提高科學運用國際法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能力。

    2.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

    97面對新一輪對外開放,涉外法治工作必須加快戰略布局,掌握主動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必須強化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有效應對挑戰、防范風險,綜合利用立法、執法、司法等手段開展斗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核心利益。

    隨著我國不斷發展壯大,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國企業和公民也越來越多走向世界。同時大國之間地緣競爭、科技和產業制高點競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風險因素和不確定性持續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響廣泛深遠。我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遇到的阻力和挑戰勢必增大,跨國糾紛和法律問題也將更多更復雜。我們要甄別這些糾紛的性質,有理有利有節應對。有的西方國家以國內法名義對我國公民、法人實施所謂的“長臂管轄”,在國際規則上是站不住腳的,我們必須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外交、法治等多種手段加以應對。

    98要把法治應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在對外斗爭中,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占領法治制高點,敢于向破壞者、攪局者說不。堅持用規則說話,靠規則行事,維護我國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維護我國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司法、外交、商務、援外等部門要加強協調和配合,及時了解掌握最新情況,從法治上有效應對各種國際摩擦糾紛。針對有的西方國家打著“法治”幌子的霸權行徑,要加強反制理論和實踐研究,建立阻斷機制,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我國不接受任何國家的“長臂管轄”。加快推進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為我國涉外執法、司法活動提供法律依據。加強國際法研究。

    要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提升涉外執法司法效能。適應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的需要,完善涉外法律和規則體系,不斷補齊短板。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堅決依法懲處侵犯外商合法權益特別是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健全促進和保障境外投資的法律、政策和服務體系,堅定維護中國企業海外合法權益,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

    要高度重視履行同各國達成的多邊和雙邊經貿協議,加強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建立有約束的國際協議履約執行機制,按照擴大開放的需要修改完善法律法規,在行政許可、市場監管等方面規范各級政府行為,清理廢除妨礙公平競爭、扭曲市場的不合理規定、補貼和做法,公平對待所有企業和經營者,完善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引導企業、公民在走出去過程中更加自覺地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運用法律和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我國企業走出去都會面臨經營管理合規問題,在合規方面不授人以柄才能行穩致遠。要強化對外經貿合作企業合規意識,引導企業加強合規管理,切實防范法律風險。要強化涉外法律服務,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國公民、法人在我國的正當權益。

    推動建設一支高素質涉外法律服務隊伍、建設一批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務機構。這些年來,我國涉外法律服務業有了長足發展,但同快速增長的需求并不相配。目前,國內能夠熟練辦理涉外法律業務的律師、辦理“雙反雙保”業務的律師、能夠在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獨立辦理業務的律師,數量還遠遠不夠。要積極推薦更多優秀涉外法律人才到國際經濟貿易組織、國際仲裁機構任職。注重培育一批國際一流的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把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務工作做得更有成效。推動我國仲裁機構與“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仲裁機構合作建立聯合仲裁機制。

    3.加強對外法治交流合作

    99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社會治理的基本手段。在對外交往中,要加強多雙邊法治對話,推進對外法治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與國之間開展執法安全合作,既要遵守兩國各自的法律規定,又要確保國際法平等統一適用,不能搞雙重標準,更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對同一性質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反恐、難民、疫情等問題,不能根據本國眼前利益對別國采取截然相反的態度。要堅持和維護聯合國憲章以及國際刑警組織章程,認真履行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和反腐敗公約,不斷完善相關國際規則,確保國際秩序公正合理、人類社會公平正義。

    要積極參與執法安全國際合作,共同打擊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販毒走私、跨國有組織犯罪。要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加大海外追贓追逃、遣返引渡力度。要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完善我國司法協助體制機制,推進引渡、遣返、犯罪嫌疑人和被判刑人移管等司法協助領域國際合作。要同各國一道,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100推進對外法治宣傳,講好中國法治故事。講故事就是要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追求、探索、建設、推進法治建設的故事,講好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成就和故事,更好展現前進中的真實、立體、全面的法治中國。要加強對外法治話語和敘事體系建設,注重中外融通,創新對外法治話語表達方式,更加鮮明地展示中國法治道路。全面提升對外法治宣傳效能,積極主動發聲,擴大中國法治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法治的認識和認同。

    4.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法治保障

    101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也是人類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世界各國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作出正確選擇,齊心協力應對挑戰,開展全球性協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九五三年,我們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支持,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高瞻遠矚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這一重要理念已被列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寫人黨章和憲法,并已被多次寫人聯合國文件,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產生日益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民主、平等、正義,建設國際法治。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我們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102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國際秩序穩定的重要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加以維護。沒有這些國際社會共同制定、普遍公認的國際法則,世界最終將滑向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后果。各國關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規則加以協調,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我們要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堅定維護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核心作用。要繼續做國際和平事業的捍衛者,堅持按照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和國際關系準則,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處理問題,釋放正能量,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當今世界,全球治理體制變革正處在歷史轉折點上。數百年來列強通過戰爭、殖民、劃分勢力范圍等方式爭奪利益和霸權逐步向各國以制度規則協調關系和利益的方式演進。世界上的事情越來越需要各國共同商量著辦,建立國際機制、遵守國際規則、追求國際正義成為多數國家的共識。我們要主動參與并努力引領國際規則制定,推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規則體系,提高我國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對不公正不合理、不符合國際格局演變大勢的國際規則和國際機制,要提出改革方案,推動全球治理變革。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包容,不搞封閉排他,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提高國際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確保國際規則有效遵守和實施。“法者,天下之準繩也。”在國際社會中,法律應該是共同的準繩,沒有只適用他人、不適用自己的法律,也沒有只適用自己、不適用他人的法律。各國都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善意履行義務。各國和國際司法機構應該共同維護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真正做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大國更應該帶頭做國際法治的倡導者和維護者,遵信守諾,不搞例外主義,不搞雙重標準,也不能歪曲國際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國正當權益、破壞國際和平穩定。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