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奮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學習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心得體會
    時間:2022-07-25 15:25 來源:黨辦 作者:庹祖明 點擊: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庹祖明


    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取得的主要成績和積累的寶貴經驗,分析了新發展階段湖北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了努力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目標定位,闡明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要求,明確了今后五年湖北工作的總體要求、奮斗目標和重點任務。

    會議提出,要統籌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堅決守住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安全底線。治荊楚必先治水,首要的是堅決守住流域安全底線。作為水利學校,承擔著為湖北水利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任,我們要把握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這條主線,深刻認識學校發展的歷史方位和形勢任務,服從服務全省及水利行業的發展戰略,強化責任擔當,努力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

    一、畫龍點睛,實施校園更新行動

    統籌校園規劃,提檔校園設施。學校擁有南湖和湯遜湖兩個校區,長期以來,一校兩區的規劃問題一直困擾著學校的發展。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以城市體檢評估為手段,以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為路徑,健全體系、優化布局、完善功能、管控底線、提升品質、提高效能、轉變方式,加快建設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這也為我校解決規劃問題提供了思路。我們邀請湖北省城市規劃設計院,在對兩個校區進行體檢評估的基礎上,啟動兩校區功能與建設規劃修編工作,實施校園更新計劃。按照新的規劃,湯遜湖校區要建設兩棟學生公寓、二食堂和校史館,完善滿足12000學生規模需求的功能,硬化龍鱗畫好龍身。規劃建設南湖校區地標式建筑——創新創業大樓,最大限度盤活存量資源,滿足科技孵化、水利水電職教集團及行政辦公需求,點亮龍眼引領全局。目前,湯遜湖校區學生公寓、食堂和校史館項目已通過江夏區發改委備案審批,取得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備案證》。我們正在與江夏區規劃局溝通,辦理建筑規劃許可,力爭暑假期間完成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并具備EPC招標條件,確保本年度完成學生公寓、食堂建設項目主體結構工程完工。同時,我們正在整理資料,辦理兩校區土地證,對兩校區前期已建設項目申請規劃驗收,申請兩校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調整報批工作。

    改善校園環境,提升校園品位。近幾年來,學校先后開展了南湖、湯遜湖校區雨污分流、海綿化改造及環境提升工程,加強植樹造林,著力打造花田、法治廣場、水文化廣場等特色品牌,美化亮化校園環境,建設節水型高校、節水型機關,推進智慧后勤建設,彰顯環境育人功能,讓師生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二、固本培元,提升辦學層次規模

    以生為本,穩定辦學規模。2002年,省政府批準我院升格為高職院校,省發改委、省教育廳同時批準我院初期辦學規模為8000人,遠期為12000人。開辦高職教育20年來,學校辦學規模一直在8000人上下波動,最低時在2015年約6500人。2021年,學校在校生規模突破11500人,創歷史新高,并獲得省雙高院校立項建設單位(A檔),但還未達到審批時的辦學遠期規模。達不到核定規模,對社會來講,服務能力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對學校來講,規模、質量、效益難以全面協調發展。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我們必須以生為本,以雙高建設為契機,穩步提升辦學規模。經過三年努力,學校規模應能突破12000人。

    精心謀劃收優質生源一是增加招生計劃。2022省教育廳批復我院招生計劃4469人,較2021年增加500人。二是調整生源結構。單招計劃壓縮100人,增加普高生源計劃400人。目前,學校已完成5個單招專業400人招生計劃。三是加強招生宣傳組織。學校在6月組織召開2021年招生工作總結表彰暨2022年招生宣傳動員大會,安排123名教師定點對接省內223所中學進行宣傳,選派90名教職工參加省內87場次專場招生咨詢會,省外32場次招生咨詢會,加強網招辦建設,全面鋪開各平臺線上宣傳、咨詢工作。考慮到全省今年考生較去年增加6萬人,完成招生計劃的同時,生源質量應有明顯提高

    順應發展,提高辦學層次。在鞏固提升專科辦學規模的同時,我們還應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創造條件,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先期可結合我校水利水電建筑工程、發電廠用電力系統等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爭取開辦本科職教專業。

    三、融通融合,增強職教輻射能力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融通融合發展。我們要聚焦湖北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產業轉型升級,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強社會培訓,增強職業教育輻射能力。通過創新產教融合模式,全面提升“四個服務”能力,即:服務區域發展人才需求,服務行業轉型企業增效,服務水利職工業務能力提升,服務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

    發揮職教集團的資源優勢,推進“政企行校”四方聯動。動態調整專業布局與人才培養規格,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對專業和人才需求變化。堅持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推行有編有崗免學費的模式,開展基層水利特崗人才訂單式培養,加強基層水利人才隊伍建設。聯合湖北水總公司、湖北大禹公司、武漢地鐵集團等知名企業開辦訂單班,聯合培養德技兼修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聯合迅達電梯、武船重工等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著力打造一批懂技術、精技能、能創新的現代工匠。

    加強社會培訓,強化科技賦能。按照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的職能定位,按照全日制學生2倍的培訓人次規模,大力開展社會培訓。繼續辦好“水利局局長班”、“水利站長班”、“河湖長班”等職業崗位培訓;辦好“城鎮供水”、“安全飲水”、“節水灌溉”、“機電排灌”、“防汛抗旱”等專題培訓;進一步發揮“全國水利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的作用,面向行業企業職工和在校學生,開展河道修防工、閘門運行工等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全面深入開展水利五大員,建筑七大員、高低壓電工等水利行業特有職業資格培訓。面向退役軍人、新型農民工,開展創業培訓、崗位技術培訓和學歷提升教育。面向水利行業“三技一扶”基層人員,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激勵大學生立足基層崗位建功立業,助力鄉村振興。

    完善繼續教育平臺,拓展線上培訓優化“水利云課堂”的功能,大力開展面向水利、建筑等行業職工線上培訓,不斷擴大“水利云課堂”的受眾面,每年新增注冊用戶10000人以上。開發“互聯網+水利職業教育”的培訓資源庫建設,加強專題子庫建設。完善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安全生產三類人員考核平臺建設,適時上線楚天云,為省水利廳安全監督提供智慧支撐。

    四、知行合一,提供發展政治保障

    高校是黨的高校,具有鮮明政治屬性。我們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師生的工作體系,推動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堅持人才興校方針,打造優秀人才隊伍強化正確用人導向,讓能干事者有舞臺、干成事者得發展。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統籌用好各年齡段干部。堅持黨管人才,做好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引進使用。

    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筑牢堅強戰斗堡壘。要厘清黨總支、支部職能,培養雙帶頭人。要廣泛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切實在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呼聲、發現矛盾問題、解決實際困難、密切黨群關系,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加強作風建設,塑造清廉平安校園。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校風校訓教育,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深化拓展清廉校園建設,弘揚清廉守正、擔當實干之風。以師生為中心,加強疫情防控不松懈,營造平安校園。

    風正潮平,正好揚帆破浪。我們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優良作風、“知責于心、履責于行”的責任感,踐行初心使命,擔當時代之責,深入學習領會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固本培元、守正創新、融通融合、知行合一,科學擘畫未來藍圖,為學院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