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學院新聞 > 正文
    學院新聞
    光明日報報道“同課異構·協同共研”—— “概論”、“德法”課專題教學集體備課研討會
    時間:2022-06-21 00:00 來源:思政課部 作者: 點擊:

    (思政課部)近日,光明日報報道了6月19日在我院舉行的“同課異構·協同共研”——? “概論”、“德法”課專題教學集體備課研討會。


    報道全文如下:

    互學共研 教學幫扶:專題教學集體備課研討會受到思政教師歡迎

    黨史如何融入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堂中?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如何加強?青年教師如何把握教學的重難點?

    6月19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暨“概論”“德法”課專題教學集體備課研討會,在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研討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由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群虛擬教研室(華中師范大學)、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同課異構?協同共研”思政課教學創新聯盟共同舉辦。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近三十家高職院校的領導老師參加會議,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部主任李國才主持會議。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王玉才表示,學院黨委始終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堅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將其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定期專題研究、落實經費保障,努力提高思政課水平。學校在取得一些進步的同時,仍感受到與中央有關要求差距很大,希望通過本次的研討會,向本科院校向優秀的兄弟院校多學習借鑒。

    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嶺峻,以《如何在概論課教學中有機融入黨史教育?》為主題,圍繞“黨史與‘概論’課有哪些結合點”“‘概論’課融入黨史教育的基本原則”“‘概論’課融入黨史教育的幾種方法”三個問題,結合概論課教學實踐及豐富的黨史故事、人物、史料,提出“堅持正確立場、使用合適的案例、巧妙對比、緊扣主題、就地選材”等建議,為如何在概念課中進行黨史教育提供了切實的思路。

    黃嶺峻表示,思政課教師要注重掌握科學的方式方法,將道理背后的原理、歷史、規律等內容透徹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高職高專院校可以通過挖掘校本資源,用于思政課教學,增強學校史韻的同時,拉近同學們與黨史的學習距離。

    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李芳對黃嶺峻的分享表示感謝,“黃教授的分享史料詳實豐富,信息量大,為我們更好的在概論課的教學中有機融入黨史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引和方法論的指導。”

    在高職高專“概論”課“德法”課專題教學設置研討會場內,十多所高職院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與專家學者面對面,針對思政教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了互動,提出多項共性問題:“缺乏教師鍛煉平臺”“急需學習成長機會”“缺乏備課授課實踐引領”……

    “我們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師處于‘低洼地’,太需要‘備課中心’的幫扶,助力我們成長。”一位高職院校的新晉院長感嘆道。

    “我們學校正在自己建立資源庫,將教學大綱課程內容轉化為若干專題,每位老師認領1個專題模塊,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資料搜索與共享。目前項目正在實施,但希望能有更好的平臺帶領我們完成一個更加系統的資源庫。”一位院長分享了自己院校的探索經驗,并且獲得大家的共鳴。

    結合大家的一致訴求,李芳表示,接下來將會進一步發揮備課中心、虛擬教研室和教學創新聯盟的作用,為廣大思政課教師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提升高職高專思政課教育教學實效,出實招、見實效、抓實干。面向不同類型高校,開展有針對性地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與兄弟高校“手拉手”,各院校間擰成一股繩,開展“定制化”教學幫扶工程,幫助青年思政課教師盡快成長,更好推動思政課教師“傳幫帶”。(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靜 通訊員 吳卉仙 )

    黄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