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湖北日報報道了學院黨委書記王玉才在2023中國—東盟智慧水利教育·人才·產業融合發展論壇上,就面向東南亞國家開展技術培訓和人才培養進行經驗分享。





全文如下:
9月15日,以“共建產教集聚融合平臺 共享職業教育發展成果”為主題的2023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在南寧舉行。論壇倡導高校將與東盟國家高校、行業企業合作共建“中國—東盟現代工匠學院”,進一步做強職業教育特色品牌,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職業教育培訓服務。

同日,2023中國—東盟智慧水利教育·人才·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在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開幕。論壇以“建設產教集聚融合智慧平臺,共促國際化水利人才培養”為主題,邀請政行企校專家學者分享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及水利國際人才培養經驗,共同探討中國與東盟在智慧水利職業教育合作發展領域大計。
此次中國-東盟融合發展論壇的舉辦,為推動中國-東盟水利職業教育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平臺。與會各方一致認為,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他們也強調了面向東南亞國家開展技術培訓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這將有助于推動雙邊和多邊合作,促進共同繁榮和發展。
圍繞“立足三服務 推進三融合 新時代下培育水利國際人才的方法和渠道”的主題,河海大學、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西水利職業學院、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水利職業學院、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中國華電集團發電運營柬埔寨有限公司的8位代表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在中國-東盟智慧水利教育·人才·產業融合發展論壇的圓桌會議環節中,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玉才以“水電魯班工坊”為例,分享了學院在對外合作、技術培訓和項目承建等方面的經驗。王玉才還呼吁全國水利院校組團“出海”,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他的發言得到了與會各方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東盟水利職業教育的發展。他指出,提高職業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水平是擴大教育開放的重要方面,也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涵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重要任務。在“走出去”與“引進來”有機結合的過程中,“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得到了有效落實。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玉才作主題分享
他表示,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對外合作和技術培訓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學院曾多次為尼泊爾、菲律賓等國家提供技術培訓和項目支持。同時,學院還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通過“水電魯班工坊”等平臺,為東南亞國家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服務。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以“走出去”與“引進來”有機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相信未來,學院通過不斷加強與東盟各國的合作,在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等方面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