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院《關于組織開展學院第二屆“善水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暨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校內選拔賽的通知》要求,經專家評審,共遴選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0名(名單見附件),現將獲獎結果予以公示。
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向大賽組委會書面反映,反映情況須客觀真實,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應署實名并提供有效的聯系方式,超出公示期的異議不予受理。
公示時間:2022年10月3日—10月5日
聯系人:黃老師
聯系方式:027-81292768
校賽組委會
2022年10月3日
學院第二屆“善水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獎名單 |
序號 |
項目類別 |
項目名稱 |
指導教師 |
項目 負責人 |
推薦系部 |
獎項 |
1 |
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 |
快寵愛商城 |
張博、秦小芳、張強、梁辰、楊冰瑤 |
郭博勛 |
機電系 |
一等獎 |
2 |
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 |
航天光伏——AM0瞬態太陽光模擬器 |
馮倫、朱光波、趙盈穎、丁官元、劉越 |
苑政 |
電力系 |
3 |
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 |
柜鮮生—積木式鮮品智能存取柜 |
成漢華、張強、歐陽文杰 |
廖正陽 |
商貿系 |
4 |
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
鄉居樂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鄉鎮綜合文化旅游的踐行者 |
周園、郝玉龍、方芳、劉藝林、陳子尚 |
周宇 |
機電系 |
5 |
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
智慧農業——智能耕種機 |
丁小珈、王麗晴、梁辰 |
王金夢 |
院團委 |
6 |
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
智水綠農----以水為媒 節水育農 公益行動 |
劉能勝、 桂劍萍、范圖南、魯曉童、劉藝林 |
周思遠 |
水利系 |
二等獎 |
7 |
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
共沐碧水——湖泊水質檢測水生態保護公益項目 |
劉飛、范圖南、魯曉童、龍立華 |
鄭嘉偉 |
水利系 |
8 |
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
好牙幫——應用于口腔軟件的流量運營解決方案 |
吳思思、張強 |
田紀波 |
商貿系 |
9 |
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
“楚風遺韻”民俗咖啡館——以“繡”為媒,中西合鳴 |
梁辰、張強、丁小珈、王麗晴 |
李云容 |
院團委 |
10 |
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
飲料瓶回收器——基于高校智能化系統 |
方倪芬、丁絢、董偉、舒卓 |
詹洋 |
建筑系 |
11 |
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
虛擬污水處理廠——基于建模的污水處理技術咨詢服務 |
毛羽飛、田山珊、劉藝林 |
胡以鑫 |
水利系 |
12 |
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 |
青睞寶“貝”,用匠心創造美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洪湖貝雕工藝 |
周園、徐泰燕、張帥、劉藝林、姜楊 |
劉若曦 |
機電系 |
13 |
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 |
“慧眼識雙流,出入皆自由”-專注跨境電商服務 |
夏玲、明志新、龔秀美、丁絢 |
朱振 |
機電系 |
14 |
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 |
聯連看傳媒——為小微商戶提供免費高效的新時代網紅廣告模式 |
吳理門、成漢華、黃慕璇、陶琰珺 |
張晨昊 |
商貿系 |
15 |
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 |
盲人多功能穿戴頭盔 |
謝明明 |
尹元 |
建筑系 |
三等獎 |
16 |
科技創新和未來發展 |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共享單車智能導航系統 |
胡錦、陶婉婉 |
王卓飛 |
電力系 |
17 |
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
機翼有限,助力無限-無人機助力鄉村振興 |
湯耶磊、王朝霞、劉藝林 |
汪浩 |
水利系 |
18 |
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 |
山谷中的彩虹——鄉村振興的綠色橋梁 |
方倪芬、方懷霞 |
楊騰 |
建筑系 |
19 |
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
綠洲計劃校園文創中心 |
徐成竹、郝玉龍 |
陳聰 |
機電系 |
20 |
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
校園安全用電監測平臺 |
周子槊、楊桂武 |
張林萌 |
電力系 |
21 |
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
葵合—光伏集裝箱零售綜合體 |
李峰、徐雪蓓、趙盈穎 |
吳毓潔 |
電力系 |
22 |
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
“衣舊”隨意——廢舊衣物再利用 |
馮亞杰 |
彭禾晨 |
機電系 |
23 |
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 |
“蘑菇森林”心理咨詢服務平臺 |
陶婉婉、胡錦、陳珺 |
王順 |
電力系 |
24 |
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 |
華夏手工傳承——傳承非遺手工藝文化 |
陶琰珺 |
付雅倩 |
商貿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