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妮)6月20日下午,我院教務處主辦的“百川教學研究沙龍”第一期、一場別開生面的優質課展示活動在南湖校區報告廳舉行。
本次活動由院督導組提議和策劃,圍繞學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主題確定為“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優質課展示活動”,目的是在學校層面從頂層設計中定義“思政元素”,構建“課程思政”體系;便于系部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細化操作,凸顯“思政元素”,打造“專業思政”;便于教研室從課程標準的制定、教學計劃和教案的編寫等方面落地,在教學中注入“思政元素”。同時做好協同推進,從橫向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如何有機融合,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各類課程在育人目標上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凝練一批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示范成果,探索出一套符合我院特點、反映學院水利水電特色的縱向推進、橫向融合的立體協同育人體系。

活動中,來自水利工程系的劉能勝老師以三峽工程這個大國重器從設想、規劃、建設到發揮巨大作用的精彩故事導入課程,巧妙融入“愛黨愛國愛人民、新時代水利精神”等思政元素,在引導學生學習水庫調洪計算原理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來自思政課部的周園老師以“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唯改革者強,唯創新者勝”為主線,激勵青年一代要立志肩負民族復興大任,要胸懷做改革創新生力軍的抱負,要不斷錘煉創新本領。在互動環節,結合展示內容和自身建課體悟,老師們不斷發問:“好的育人案例用多了,學生產生接受疲勞怎么辦?”“通過什么樣的考評體系測評育人效果?”“老師的風格本來就不一樣,在育人方面是不是有固定模式?”王金玲和陳秀蘭兩位督導一一進行了回答,現場氣氛熱烈、活躍。


學院黨委委員、教務處處長丁官元同志對本次研討活動充分肯定。他強調,本次活動目的,一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通知要求,推進我院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為2年內完成所有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任務助力。二是補督導“引導不夠”的短板,督導負有監督、引導之責,監督固然重要,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引導更加重要。三是在強調“守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我院師德師風建設水平。四是借助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能力,抓早抓好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提早培育,形成品牌。最后,丁官元還結合前期省級各項課題的申報情況,勉勵老師們要認真研讀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和職教理論,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水平。
